目录
专题报道
模拟氮沉降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类型的影响
马慧君;张雅坤;许文欢;葛之葳;阮宏华;
1-6
模拟氮沉降对典型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
宋蕾;林尤伟;金光泽;
7-12
喀斯特原生乔木林和次生林土壤氮矿化特征
赵文君;崔迎春;吴鹏;刘延惠;丁访军;侯贻菊;舒德远;
13-17
原始红松林土壤理化及微生物碳代谢特征对生长季动态的响应
孙雪;韩冬雪;刘岩;冯富娟;隋心;
18-26
甘肃兴隆山不同演替阶段典型森林群落的凋落物动态
魏强;凌雷;柴春山;陶继新;李国林;张广忠;王多锋;戚建莉;薛睿;
27-34
研究论文
生态因子对美丽箬竹盆栽苗生物量分配的影响
高贵宾;钟浩;潘雁红;吴良如;吴志庄;温星;
35-41
矢竹地下茎转录组测序及节间生长相关基因表达分析
魏强;丁雨龙;
42-48
基于CA-Markov模型的喀斯特地区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模拟
吕国屏;廖承锐;徐雁南;张婷;李海东;
49-56
基于遥感的城市化进程监测方法及其应用
王璟睿;张玲玲;李明诗;沈文娟;
57-64
基于RGB-NDVI图像的桉树人工林区森林覆盖变化年度监测
周梅;李春干;代华兵;
65-71
林窗尺度对侧柏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的短期影响
费菲;肖文娅;刁娇娇;管云云;关庆伟;
72-78
基于广义代数差分法的杉木人工林地位指数模型
曹元帅;孙玉军;
79-84
水热因子对塔里木河下游胡杨年轮指数和植被指数的影响
汪亮亮;叶茂;高生峰;苟晓霞;徐俏;张同刚;
85-91
复合养殖对柑橘林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及理化性质的影响
舒正悦;王景燕;龚伟;吕向楠;闫思宇;蔡煜;赵昌平;
92-98
风景名胜区乡村文化景观管理数据库平台建构策略
熊星;唐晓岚;刘澜;张坚林;王军围;李传文;徐佳麒;
99-106
环境温度对活立木内部含水率变化的影响
王玉婷;徐华东;周涵婷;曹延珺;吉莉;
107-113
复合型保水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
石燕军;朱丽珺;张金池;李坤;徐旭昇;
114-120
海淤建筑废料混合轻质土的配比优化
赵晓晴;赵尘;张振东;宗钟凌;李明东;
121-127
秸秆长度对黑土力学特征的影响
林琳;张程程;王恩姮;
128-134
皮层对皮-芯结构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
黄润州;梅长彤;徐信武;冒海燕;WU Qinglin;戴翔;
135-140
沙柳液化产物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的研究
周宇;韩望;袁大伟;安珍;
141-146
增强-染色复合改性杨木的强度和耐光色牢度
王雪玉;吕文华;
147-151
综合评述
植物病原丝状真菌分泌蛋白及CAZymes的研究进展
韩长志;许僖;
152-160
风蚀荒漠化地区土壤质量演变研究进展
刘昀东;高广磊;丁国栋;龙爱华;赵媛媛;
161-168
研究简报
一株黄蓝状菌(Talaromyces flavus)SH16解磷特性的测定
尹小嫚;谈家金;方爱琴;
169-174
龙爪槐枝干溃疡病的病原研究
黄麟;杨济云;李秋成;张雅;叶建仁;
175-179
城市道路绿化对行车视线诱导的植物合理种植间距
唐桂兰;游良旺;芦建国;
180-184
基于遥感数据的常州市热岛效应分析
武文昊;王新杰;黄瑞芬;
185-190
完全淹水解除后‘中山杉407’生长及光合特性的恢复
华建峰;韩路弯;王芝权;施钦;殷云龙;
191-196
干旱胁迫对油茶花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
丁少净;钟秋平;袁婷婷;曹林青;晏巢;袁雅琪;张训华;林建萍;
197-202
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》征稿简则
203